close





在2008年底從台北趕回屏東參加一年一度全台僅屏東才有的阿猴城媽祖盃八家將與官將首大賽,也見識到了融入我們生活的台灣本土特有的戲劇藝術。這篇將分三大部分與各位分享這次的作品。

第一部份 八家將與官將首精彩表演
第二部分 八家將與官將首的區分
第三部分 攝影心得分享


第一部份 八家將與官將首精彩表演

勇奪八家將第一名的台南新化鎮狩宮




整齊的隊形與獨特的舞步,很有戲劇的張力,獲得滿堂彩,光從掌聲就可以知道這隊的分數很高。






















首度參賽就拿下第二名的八家將女子組(花蓮光復北玄宮)









全隊裡最年輕的小妹妹,氣勢不輸大人









沒想到女子組最後來個疊羅漢







官將首

一出場的官將首,氣勢明顯強勢許多。






























第二部分 八家將與官將首的區分

至於八家將與官將首如何分別?因為我不是專家,只能參考文獻資料比對自己的照片整理這些基本的差異,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正。


一、人數

八家將所謂八家,指的就是甘、柳、謝、范四大將軍與春、夏、秋、冬(何、張、徐、曹)四大帝君。四大將軍是八家將的主角,四大帝君則是配角。 






而官將首乃青面增將軍與紅面損將軍的合稱,相傳增損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魑魅,後為地藏王菩薩的佛法所懾服,而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法,奉旨庇蔭民間。因此官將首的原始造型為兩個人所扮演,後來為求陣勢美觀,將其陣容增加為三人,而演變至今日的五人、七人等奇數組合。






二、臉譜

八家將臉譜以粉底白彩的線條為主





而官將首的臉譜用色則大膽豐富多了,除此之外,臉部最大特色是多了的獠牙及鬚毛。










三、兵器

八家將手持戒棍、令牌、羽扇




官將首則是拿三叉戟、虎牌、手銬與火籤等






四、服裝

八家將服裝有如古裝戲服





至於官將首之服裝,則是以古代將軍形象來設計的,分肩甲、衣甲及裙甲,並飾以龍紋,質感與戲劇性明顯比八家將來得高。






五、陣勢

八家將強調陰柔之態





官將首則是陽剛威武之勢




至於其他差異請見最後的附註..







第三部分 攝影心得分享


1. 黃金時刻:彩繪時間

在這次比賽,有個以往廟會拍不到的畫面,就是臉譜的彩繪,在正式比賽前,可以近距離拍攝家將們臉譜彩妝。
PS.只是因為我趕夜車從台北趕回屏東,回到家已很晚,隔天竟爬不起來,錯過很多精彩畫面。

家將們互繪臉譜,兄弟情深之作




臉譜彩繪一般都得由畫師主筆,臉譜一筆一畫代表每一位家將的獨特性格與角色。





2.獨秀時間

不似另一民俗藝術宋江陣跳躍與對戰反增加拍攝的難度,八家將與官將首的表演,都會有家將的獨秀時間,而這獨秀時間是最能捕捉家將們獨特的肢體動作與表情。

以下這張是我這次最滿意的一張,家將緩慢舞動扇子,蹲坐後起身飛轉,也讓我體驗到看八家將表演也可以跟看傳統戲劇或舞台劇一樣,只是差別在於家將們沒唱出聲音。








獨秀時間還有個拍攝要點,因為拍攝者站的位置不同,可能一時無法拍到家將的正臉,但只要持續跟拍,家將們還是會隨著步伐轉向或動作,還是可以捕捉到瞬間的畫面。








3.雙人共舞

一直想強調的是,八家將與官將首也是一種戲劇的表演,因此也可以看見倆倆共舞的鏡頭。
















4.合體時間

合體時間有兩個時間,一是剛進場時,一是快結束時,八家將因人數較多,合體時間比較多也比較明顯。





但官將首因人數不一,有時三人,有時五人,合體時間不一定是呈直線,所以要拍攝合體的照片得看隊伍的擺陣機會了。





5.重點特色

八家將引路童子的造型獨特,且一開始就是他們的獨秀時間,可以捕捉他們特有的服裝與造型。






前面已說官將首有獨特的獠牙及鬚毛,臉部表情自然就是每位將軍們的特色,因此捕捉將軍們「挑眼、撕牙裂嘴、吐舌」亦成了這次拍攝的重點。













6.長焦段與廣角選擇

最後談談鏡頭的選擇,這次會場我只用了兩顆鏡頭:主力是小黑三 Nikon 80-200mm,另一是廣角Nikon 12-24mm。
會選擇小黑三 80-200mm 是因為會場很大,較易捕捉家將們的畫面,以上到現在的畫面都是小黑三的作品。(只是整場手持小黑三拍,手真的快廢了)

因為是長焦段的關係,當然無法拍到整隊伍的畫面,但我們卻可以藉由80-200mm的靈活運用,拍到家將們的借位畫面。











至於廣角鏡頭,我則是最後才用的,原因是我一開始站的位置位於會場右側,而一般家將或官講手的擺陣很少會拉到側邊(即使拉到側邊我也來不及換鏡頭)。
在比賽尾端因拍照人數漸少,我也才有機會換到會場正面,因為官將首的隊伍大都會往會場正前方擺陣並向媽祖敬禮,而這時用廣角可以近距離拍攝到將軍們的擺陣。




此外用廣角還有個好處是,可以用較慢的快門捕捉將軍們的動靜之間的移動感。









這篇又是落落長的一篇,主要是希望藉由這篇能讓大家對八家將與將首有進一步的認識,也改變一下以往對家將文化的印象。看完八家將與官將首的表演,可以感受到台灣本土特有的戲劇文化,而且比起傳統戲劇只能隔著舞台觀看的感覺,八家將與官將首則是將這樣的戲劇帶入百姓人群中、走入常民生活中。我們很高興可以近距離欣賞我們特有的藝術文化,從臉譜到步伐貼近觀眾的心靈,我們必須改變八家將是幫派文化的刻板印象,就像花蓮女子組的女孩子的組隊參賽,就說明了這樣的家將文化可以很年輕、活力、也很有創意的。也希望有天這樣的八家將與官將首文化也可以媲美威尼斯的面具節或國外的歌劇站上國際舞台。



感謝好友leonhou的以過來人的身分回應..詳見13樓

拍得很棒咧!
不過怎麼跳八爺的都長這麼高啊?
我小時候跳過八爺,那時身高只有130cm,那時家裡還曾經請了一尊八爺在家供奉呢!
最近這幾年台灣的文化產業發展的很快,確實讓台灣的意象更豐富了~
每位八家將都有其特別的人物故事性,就連衣著配備都是,不過隨著時間的演變,有些慢慢被遺忘了~
看了光哥的作品,勾起了心中無限的感慨,讓我想起小時候十位家將的另九位,現在有的在籠子裡,有的嗑藥嗑掛了,有的在賭
場看場被斃了,在20多年前的時空背景下一直到現今,八家將一直被貼上負面的標籤,感覺上跳八家將似乎不是什麼令人讚賞
的好事,但明明這是教人向善的文化活動~
期望隨著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我們能儘快看到這些活動能成為眾人接受的主流文化~







想看更多的照片與大圖請至相簿觀賞...








附註:參考資料來自Yahoo知識+(主要是留給自己往後的參考資料,有興趣者亦請參考了)

八家將:

『陣頭』是台灣廟會的一大特色,這些陣頭多是信徒為了向神明還願,或為祈求平安而請,絕大部份都是耍技逗趣。但是有一種陣頭,卻與一般耍寶性質的陣頭大不相同,以一種嚴肅神秘的舞蹈來吸引群眾,那就是陣頭中最引人注目的八家將。 
講到八家將的由來,一般都認為與五福大帝有密切的關係。或說是五福大帝的部將,或說是五福大帝所降服的海盜。不過可不是五福大帝才有八家將,舉凡五 府王爺,媽祖,城隍,關帝都常見到八家將的陣頭。所謂五福大帝,其實就是五方瘟神,也就是青袍顯靈公春瘟張元伯,紅袍宣靈公夏瘟劉元達,白袍振靈公秋瘟趙 公明,黑袍應靈公冬瘟鍾仕貴,與黃袍揚靈公中瘟史文業,合稱五靈公。五福大帝與五府王爺的傳說,其實大有淵源。 
八家將所謂八家,指的就是甘、柳、謝、范四大將軍與春、夏、秋、冬(何、張、徐、曹)四大帝君。四大將軍是八家將的主角,四大帝君則是配角,但並不限於這八位,有時會有一些不重要的龍套角色。 
八人中甘、柳將軍位於陣前,外手持扇內手持戒棍,負責執行刑罰。甘將軍臉畫章魚足形目,柳將軍臉畫紅黑陰陽目。范、謝將軍就是在『廟會』這 首歌中『范謝將軍站兩旁,叱差想當年』的范謝將軍,也是一般人熟知的七爺八爺。謝將軍即是七爺謝必安,也就是白無常,戴長帽,上書『一見大吉』,臉畫白底 黑蝙蝠,吐長舌;范將軍即是八爺范無救,也就是黑無常,頭戴圓帽,黑臉白睛,左握方牌上書『善惡分明』。四大將軍是八家將的真正主角,進攻時走『七星 步』,圍捕時擺『八卦陣』和『踏四門』。 
春夏秋冬四大帝君,負責拷問犯人,臉上分別畫的是龍鳥虎龜四種動物。是八家將中的配角。 
八家將陣頭的內容大致上是: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謝范捉拿-甘柳刑罰-四季神拷問-文判錄口供-武判押罪犯。這套巡捕的方式,有學者認為是清代縣署巡捕組織的神格化。 



官將首:

官將首,相傳為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所發展出來的陣頭,昔日流行於北部一帶的廟會,如今已發展至全台,為廟會中常見的陣頭之一。據老一輩出陣人士所言:新莊地藏庵新莊組的官將首,曾受三重城隍廟清仔師父的指導改良,經過清仔師父的改良下,官將首的表演更具藝術性,這是由於清仔師父有「大戲」的底子,使官將首更具中國傳統戲曲的影子。增損二將軍是為青面增將軍與紅面損將軍的合稱,又稱為官將首。

相傳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魑魅,後為地藏王菩薩的佛法所懾服,而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法,奉旨庇蔭民間。因此官將首的原始造型為兩個人所扮演,後來由於礙於美觀之故,將其陣容增加為三人,而演變至今日的五人、六人不等。而新莊的官將首更加上陰陽司公、虎頭鍘與引路童子一同出巡,為其一大特色。在廟會中正式扮演官將首者,必先齋戒數日,即不近女色,不時葷食,以表誠心。出巡時, 面畫臉譜(底色分為青,紅,藍......等色),手持三叉戟、手銬、火籤、虎牌等刑具,身掛鹹光餅 (平安餅),經由法師開光,方可出巡。

有別於八家將與八將,以動作分:八家將的動作陰柔,而官將首的動作陽剛。(八家將為文差,武差.謝將軍,范將軍,甘爺,柳爺,春夏秋冬四季神所組成.八將則分為青山靈安尊王的部將,及霞海城隍爺的部將兩種))。故民間鄉里一見開面的人,就直呼八家將,實為以訛傳訛之舉,應加以判別區分。官將首出巡時,每逢廟壇,必定敬拜該廟主神,動作十分精采,頗具有可看性。

官將首常見於一般出陣、接駕的面,新莊每年五月初一的新莊大拜拜除地藏庵官將首外亦聚集許多官將首的團隊,極具參觀價值。

1. 三重清仔師父的確到新莊地藏庵教過官將首…但是在他教前地藏庵早有將首的存在,所以並非最早是由他所傳。

2. 其次,據新莊老一輩的人所言,記憶中新莊地藏庵的官將首最早是增損二將軍分立左右,可見官將首的原型。但其由二人變為三人的時間已不可考…據清仔師父所言:在他父執輩所教時已是三人。由新莊街區和中港區的官將首比較…可以發現,在清仔師父的改良下,官將首的表演更具藝術性,這是由於清仔師父有「大戲」的底子,使官將首更具中國傳統戲曲的影子。

3. 其實,官將首由增損二將軍化三尊已是特例,但有其特殊原因和具說明性的地方:
( 1 )三人較二人較容易有陣形的變化
( 2 )二人長短兵器不同演起陣式來不易配合,不具協調性

但以其特性:
( 1 )損將軍和其分身多以對角方式變換陣形
( 2 )不僅動作上,在面譜及兵器上具相似和對映性。
( 3 )面譜的顏色不同只為分辨左右,但不管面譜如何變化,服裝上仍保留為紅色。

所以,只能說至今演為三人以上的團体並沒有像之前的改變把握住官將首的內涵。


4. 另外,今天分為五人的團体以中尊為指揮者,為中央將首,另為東西南北四方,並不正確。因為,官將首實為地藏王之護法,是地藏王所收之妖怪(魑魅有專指的妖物,只能說是為害的妖怪而已),更非隨便的王爺、瘟王之部下,故更無東西南北中五方之說。其以中尊為指揮者並非是以中為尊,而是陣形變化的考量,沒有誰大的問題。

5. 官將首和八家將不同的除了動作陽剛與陰柔的分別外,在步伐亦以傳統戲曲中的「鬼步」為基礎改良,故以踮著腳步方式來走,這是其與八將一貫的特色,時下有些藝陣,如有些名為十三太保的藝陣亦用同樣的步伐,有些不貼切。

6. 新莊地藏庵所保有的不只是官將首的傳統內涵和意義,並且在儀式上維持傳統。在文武大眾爺出巡時,以傳統的「喊班」儀式,點校眾兵將,類似古代大軍出征之授印與點校,更是新莊地藏庵的特色。今日許多團体甚至沒有傳統的開光儀式,更沒有請神護身的程序,更失去了其中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ainan 的頭像
    lainan

    彩虹旅程

    lai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