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趟馬祖之旅,去的點其實不多,主要是我用比較緩慢的腳步來散步,有別於前兩篇較著重在人文方面,
這篇純粹以風景介紹的方式挑幾個很喜歡的景點給大家欣賞。
***北海英雄***
這裡沒有北海小英雄
但開鑿的將士們絕對是大英雄
不論是南竿或北竿都有北海坑道,這是因應戰事的需要,必須開闢所謂的地下碼頭讓一些登入小艇能躲過砲火停泊
當進入坑道時,不得不佩服當初開挖這裡的將士們,真是鬼斧神工。
不過要參觀這裡也不是都可隨時進入,得配合潮汐才能進入參觀。
南竿北海坑道簡介
以下的照片攝於南竿的北海坑道

進入這裡燈光昏暗,建議各位準備腳架,另地面濕滑,請注意安全。
由於臨時決定到這,我沒帶腳架,只好把相機放到欄杆上固定,只是取景角度就受限了。



這裡有開放遊客玩獨木舟,可以繞坑道一圈。


留影,想像自己穿越這時光的長廊回到當時的時空

以下則攝於北海坑道旁的大漢據點
從北海坑道遠望大漢據點 還真像印地安人頭像。

這裡的坑道有三層,進入狹長蜿蜒坑道有如進入迷宮





炮台坑道,告訴我們他曾經的豐功偉業



***時光旅行***
北竿北海坑道
北竿也有北海坑道,也稱午沙坑道。由於這裡屬花崗岩,開鑿過程犧牲了好多士兵,這裡就比較多一些傳說出來。
不過在改建為觀光景點後,我倒是覺得這裡比南竿的北海坑道還要美。
進入北竿的北海坑道 有兩個入口,我們這次是從北方的入口進入。(後來看地圖原來我們經過的水壩是午沙水庫)

從北端進入可以順道觀賞沿岸海蝕與風化之後的地質景觀


同樣,進入北海坑道也是要注意潮汐,退潮時才能進入。
北竿的北海坑道就這樣一條路,南北貫穿。(南竿的北海坑道有點像井字型)

這張算失敗,因為拍攝時不小心碰到腳架,但看起來有種現實與過去的交錯,也就沒刪除了
北端入口處,潮浪拍打的聲音在這回盪
在堅硬的花崗岩上仍可見當年英勇的戰士們的一刀一斧
這裡的燈光,把北海坑道營造出神秘氛圍(因為這裡的傳說還真不少)
**封火山牆**
北竿橋仔聚落
橋仔聚落因為是北竿最靠近大陸的港口,所以早年漁業商業活動頻繁,曾經是北竿最多人口的村落,也因此這也是北竿廟宇最多聚落。
但現在隨著人口不斷外流,反成這裡的神比人多的景象。
而這裡的廟另一個特色就是~~封火山牆,所謂封火山牆,就是將廟宇的牆建得比房屋主體還要高,如此可以防止火災時火勢的蔓延。
加上紅色的彩繪,反成這裡的建築特色。
北竿特有的宗教文化~~扛乩
這是我在橋仔閒逛時遇到的。
北竿的鄉民,用扛乩方式向神明問事內容,不論生老病死或中邪等事,扛乩不是只有廟會活動才有,平常民眾求神問卜也會用這儀式。
**尋找神話鳥**
這天,我們有大約半天的時間可坐船出海,出海去尋找神話之鳥。
經過芹山播音站
路過芹壁,船長刻意停船讓我在外海看芹壁
後來也看到橋仔聚落
趁空檔拍下同行的友人~~小卡
沉醉在美景中的小喵
甜蜜負擔VS沉醉幸福
中途我們先停靠在大坵島
大坵島上有很多梅花鹿,所以有鹿島之稱。
大坵島已無國軍駐守了,現成了無人島。
大坵離北竿很近
繞大坵一圈還蠻遠的,步行一圈大約要花40分鐘
從大坵遠眺大陸,感覺也好近
中島遠望燕鷗
馬祖各列島的燕鷗數量還蠻多的。
其中,中島因89年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神話之鳥而聞名國際,當然這次也想碰碰運氣看看會不會有機會看到
但因為我只有小黑,想當然拍到的燕鷗都小小隻。。。
群鷗飛翔海上還蠻壯觀的
就在我們啟程準備回家時,這隻燕鷗飛的好近,陪我們飛了一段。
***芹定愛琴海***
芹壁的美在第一篇馬祖~~芹壁的介紹已見識過了,就不再重複介紹了,這篇主要是分享在芹壁拍的黃昏夕景。
龜島落日
落日之後的華燈初上,才是我在芹壁最想拍的畫面,這才是芹定愛情海。
***璧山點點名***
在北竿停留了三天,也等了三天的日出,而北竿的日出最佳的地點應是壁山的觀景台。
在觀景台後方則是營區(在馬祖我很認份的,都沒拍任何軍事要塞),所以每天5:30我就可聽到營區的起床號跟早點名,這還真讓我回想當兵時的情景。
其實我在壁山也聽了兩天的晚點名~~~(第一晚因為沒交通工具而沒上去)
很開心的是在要離開北竿的那晨,老天總算給我了一個美好的日出晨景,不然已經龜了兩天(泣)說。
最後一天,離開北竿,從船上回望北竿,感謝北竿,給我滿滿的回憶。
這次馬祖行還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沒去,當然這也給了自己下次再訪馬祖的理由,
親愛的國境之北,下回還要來看妳。
(全文完)